绿色建筑的智慧监控系统
发布时间:2018/11/24 11:47:15浏览次数:1176
2018年11月13日,由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一年一度建筑智能化行业盛会,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再次来到西安,以“智慧绿色建筑技术交流论坛”为主题,汇聚了来自西安以及周边西北部地区智能建筑行业专家、设计院、知名厂商、系统集成商等500余人欢聚一堂,分享交流智能化行业发展新趋势。
会上,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专委会委员高级工程师毋向辉发表主题为《绿色建筑中的电气关键技术及实例分析》,围绕项目背景、项目建设总体思路、“四节一环保”措施、主要节能技术、关键的电气技术及应用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以下为毋向辉演讲全文,千家网对演讲内容进行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略有删减):
基于当地条件,降低建筑能耗
如今,建筑领域从传统建筑逐渐向绿色建筑的方向转变,这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变迁,又成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该绿色建筑项目位于西安高新区,荣获了绿色建筑最高级“三星级”设计标识证书,旨在体现现代企业履行建筑低能耗的技术研发实力,基于西北地区气候和资源状况,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综合应用开发研究,创新性提出了适宜于西北地区气候特征的绿色建筑技术策略:以建筑的体型、构造、遮阳措施改善建筑的物理环境,利用大地资源作为采暖空调的主要能耗来源,降低建筑的主要能耗,并辅助其它节能技术,如节材、节电、节水、太阳能利用等技术,实现与环境和谐共生。
“四节一环保”措施主要包括节地、节材、节水、节能和环境保护五大措施。
一、节地方面
该建筑高度将近百米,在经济指标合理的情况下,向地下及空中纵向扩展建筑空间,减少建筑占地面积,增加绿地面积的同时,也节约了建筑用地。
二、节材方面
本项目钢材、铝合金型材、玻璃等可再循环材料的使用比例达到10.77%,室内装饰设计与土建设计同步进行,土建施工和装修需要的预埋件同步进行,避免二次改造。
三、节能方面
包括断桥铝合金外窗及双层中空玻璃,复合墙体与复合屋面保温材料的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如:能量回收系统、节能灯具、变频电梯、光导管产品等)的选用;节能控制技术(电动遮阳、空调自动化系统、电梯群控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
四、节水方面
室外采用非传统水源,方式为市政中水+雨水收集。具体为从市政中水管网经水表后接入中水引入管,与本工程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共同组成供水管网,收集非传统水源用于本项目绿化灌溉、道路喷洒。
五、环境保护方面
选用的废砖骨料砌块、混凝土、钢筋为环保建材;选用商混避免现场搅拌扬尘。项目中的生态绿化景观包括景观绿化广场、屋顶花园、建筑内庭等。
关键的电气技术及应用
该项目的关键电气技术及应用包括:电动遮阳系统及光导管技术、空调系统、CO监控系统、非传统水源利用系统、太阳能热水、智能照明系统、光伏发电、能耗监测系统等。
一、电动遮阳系统及光导管技术
该建筑辅楼共4层,正西面开有大量的窗户,为避免西晒,设有电动遮阳系统,其采用电动遮阳水平机翼遮阳板和穿孔遮阳板结合的方式,根据时间自动调解遮阳板,达到自然采光又节能的目的。
二、高效、节能、健康的空调系统
该项目选用了土壤源作为全部冬季采暖能耗以及部分夏季空调能耗的冷热源。空调系统末端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以及“顶棚毛细管辐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其具有优异的节能效果。通过EQUEST能耗分析软件,其节能率达到22%。每年节电约56万千瓦时。
三、CO监控系统
在地下两层车库设置了四个一氧化碳传感器,探测半径为8米/个,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空气质量,当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发出报警,并联动送新风。
四、非传统水源利用系统
通过系统屋面的雨水收集,地面雨水的处理渗透,使用节水型微喷灌设备进行绿化灌溉,使得水源利用率达到了41.19%;
五、太阳能热水
通过预约时间控制太阳能热水系统,满足室内篮球场运动员洗澡的需求。利用太阳能的同时,也节约了电能,避免电能循环加热造成浪费。
六、智能照明系统
项目照明系统均采用IBUS智能控制,其特点能够节电10%以上。在楼梯间、走廊门庭、车库等区域,对照明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在上班时间与非上班时间设置不同的模式,从而达到有人灯亮,无人灯灭的人性化目的,也节约了电能。
七、光伏发电
现在光伏发电大多采用单晶硅和多晶硅,项目装机容量可按照80~100W/m2预估,设计寿命是25年。对于西安来说,夏天平均每天按6小时有效日照,冬天按每天按5小时有效日照,西安地区每瓦装机年可发1.2度电,根据西安分布式电站实际数据年可发1.0度/W装机。
八、能耗监测系统
对能耗进行监测并将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存储、共享、上报、展示,为节能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
如今,智能化系统在绿色建筑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智能化系统既减轻了工作人员对于设备的管理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节约了资源,也保障了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